健康養身★【多喝水】吃利尿劑排水減重 小心慢性水中毒 | 健康達人網

【多喝水】吃利尿劑排水減重 小心慢性水中毒 健康達人網

現代人普遍水喝不夠,但你知道水喝太多也會發生水中毒嗎?慢性水中毒常於強烈渴望苗條身形的女性,三軍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陳俊吉說,由於患者依賴瀉劑、利尿劑強制將水分排出,雖然一開始水分排出去了,體重明顯下降,但身體隨之而來發生代償作用,反而拚命留住水分,結果使得水腫情況更嚴重,患者只好繼續服用利尿劑,使得腎臟排水功能下降,造成惡性循環。

其實,每日喝2000cc至3000c.c的水,能幫助身體排除多餘的毒素與增加代謝能力,增加代謝能力才能真正瘦的健康,而適當的水分也才能使身體維持正常的運轉。開業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說,如果在飯前喝一杯水,不但能喚醒腸胃,還能產生輕微的飽足感,有助降低食慾。

慢性水中毒

據性別與年齡不同,人體50%-80%由水組成,水在人體當中扮演重要的生理功能角色,但是當水量過多,腎臟來不及製造成尿液排出,導致體內淹水的情況產生,造成俗稱的「水腫」。陳俊吉說,症狀輕則導致輕微的疲倦感,嚴重則造成昏睡、頭痛、嘔吐等感覺,甚至可能喪命。

誰容易發生水腫?一般來說,如果飲食太鹹,體內鈉離子過多,水分較容易停留在細胞組織間,進而產生水腫。全身性慢性水中毒也發生在甲狀腺功能低落、腎臟、心臟與肝臟功能不好的人身上,另外長期臥病在床者、失智症患者等因為沒有表達感受的能力,身體進水量取決於家人與看護人員,也可能導致慢性水中毒。

急性水中毒好發於運動員

【多喝水】吃利尿劑排水減重 小心慢性水中毒 健康達人網還有一種水中毒!「急性水中毒」通常發生在劇烈運動之後,因為流汗使水分大量流失、血中鈉離子降低,身體分泌抗利尿激素,造成電解質不足,輕則出現頭暈、噁心、嘔吐等症狀,嚴重可能引發肺水腫、呼吸衰竭致死,陳俊吉說,此病好發於運動超過4小時與1小時內飲水量超過1500cc者,過去10年國外已有10多位馬拉松選手因而死亡。

洪永祥說,口渴的感覺較為遲鈍,就算已補充足夠水分,渴的感受不會立即消失,很多人只好一直喝下去,就造成急性水中毒。因此,最好能在開始運動前就喝水,達2小時劇烈運動者,可以在水中加一點鹽分。

(封面圖片來源:Fe Ilya via flickr cc

延伸閱讀

【多喝水】保腎防結石!喝白開水才酷

【多喝水】自以為夠≠健康的夠 國人平均日少500cc水

【多喝水】包裝水品質差很大 白開水其實更有保障

【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;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;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ealthworldno1。未經授權, 請勿轉載!】

相關推薦

(健康醫療網/編輯部整理)一名60歲的林先生患糖尿病10幾年,雖然都有拿藥吃藥,但糖化血色素一直都在9%左右(一般人的正常值約小於5.7%,糖尿病人宜控制在7%以下)。最近聽聞鄰居因為長期血糖控制不良造成心肌梗塞,因此到大醫院就醫,希望可以把血糖控制更好。醫師建議按時使用血糖藥物,要自行監測血糖,並...

閱讀詳情 »

(健康醫療網/記者林怡亭報導)一名年約70多歲的患者,因為吃不下,全身虛弱無力,頭暈,家人趕緊將其送去掛急診。經醫師檢視後,發現有嚴重貧血及泌尿道感染。不僅體重過輕,同時電解質異常,血中的鉀離子很低。經由收治住院後,除了治療泌尿道感染外,並處理鉀離子過低情況。醫師強調,極度的低血鉀不僅會導致肌肉無力...

閱讀詳情 »

(健康醫療網/記者曾正豪報導)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!高雄市前鎮區一名30多歲男性,6月28日出現發燒、頭痛、食慾不振等症狀至診所就醫,因症狀持續且出現肌肉痠痛情形,分別於29、30日兩度就醫,經通報檢驗確診感染登革病毒第三型,目前個案住院防蚊隔離中。無國外旅遊史 研判為本土感...

閱讀詳情 »

(健康醫療網/記者吳珮均報導)處於網路科技發達的世代,造就許多宅男與宅女,甚少與人接觸的情況下,孤單與寂寞往往會趁虛而入,腐蝕人心。根據一篇2018年4月發表於《劍橋大學心理醫學雜誌》的研究指出,相較於同年齡人,孤獨的年輕人發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失業的機率較高,可能出現焦慮、憂鬱、自傷或自殺企圖的心理健...

閱讀詳情 »

Facebook留言